遵义,一座红城,因遵义会议而彪炳史册,光照千秋;一所高校,以培根铸魂而指引方向,砥砺奋进。美高梅官网自2021年1月获批“贵州省级高水平高职学校”(以下简称“双高”)立项建设单位以来,聚焦内涵提质、创新科研发展,办学综合实力与社会影响力、美誉度与贡献度稳居省级“双高”建设“第一方阵”,走出了贵州省“双高”建设地域化、特色化发展的“美高梅之路”,书写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奋进之笔。

全校联动,内涵建设提质增效
三年来,美高梅官网围绕《“双高计划”建设绩效评价标准》及相关要求,坚持高位推动,成立以书记、院长为双组长的“双高”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高发办”,从全院范围内抽调一批政治素质硬、专业能力强、统筹协调有力的干部教师,组成“双高”建设队伍,负责日常工作的整体推进;印发了《美高梅官网“双高计划”建设任务分解考核办法》等制度,定期对“双高”建设进行调度、督导,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激励保障措施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在实施“双高”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建领航、全校联动,聚焦内涵提升,以提质培优为抓手,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严格按照省“双高”建设方案、任务书要求,三年时间共培育、产出、推广国家级成果67项、省级成果327项、特色创新成果74项,办学综合实力、美誉度、社会影响力和贡献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学校及专业群任务建设点共计422个,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序时进度,进一步夯实了学校高质量发展基础。

三年来,内涵建设持续领跑全省高职,“兴黔富民”立项数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一,“技能贵州”立项数居全省高职院校第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重点任务获省级推荐7项;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师生在全省、全国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共获奖154项,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95%以上;依托“一中心二平台三基地”,开展社会服务50000余人次,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进一步夯实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成为展示贵州省“双高”建设的重要窗口,在支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健康运行、行业企业向好发展和职业教育示范引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典型特色和美高梅示范。
以省级“双高”建设为契机,对接国家战略,聚焦内涵提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提质培优为抓手,整合各方要素资源,聚力“双高”建设。三年来,统筹项目建设资金总预算17920万元,保障项目建设运行。

契合遵义辣椒等优势产业需求,建设“省辣椒种质资源繁育与种植工程中心”“杜仲综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遵义中心”等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4个;聚焦乡村振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贵州乡村治理与发展学院、乡村振兴研究所等产教融合和品牌智库平台4个,让“双高”建设更具特色。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建设“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等技术技能平台3个,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项)230项,学校累计获发明专利数13项,在省级“双高”中排名第一;发表学术论文281篇,其中核心期刊35篇。荣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科技部项目1项、省科技厅项目12项、教育厅项目22项,2022年获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是该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取得的历史性突破。

守正创新,服务发展书写答卷
聚焦乡村振兴,贡献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美高梅方案。三年来,打造家庭农场“千场带万户”等20余个乡村振兴培训项目,构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摇篮,多举措促进就业与服务;编制的《植物保护》课程,入选农业农村部首届涉农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名课名师”资助项目、教育部精品在线课程,学习者达200余万人次。2023年,遵义职院毕业生面向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在全省高职院校中排名第四,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建成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产教融合和品牌智库、技术技能3类11个服务区域经济与乡村振兴平台,获得以“丰收计划二等奖”为代表的标志性成果奖;组建了技术服务团队、科技特派员和驻村教师队伍,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服务,惠及81乡镇180村,服务3.9万人次,攻克技术难题42项,2022年,获遵义市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贡献市长奖。

致力数字建设,打造符合职教内在需求的信息化战略标杆。三年来,已创建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校园网络全覆盖,智慧校园建设排名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三;完成本地数据存储中心建设,实现数据的存储、联通、共享;建成校园数字广播系统、异构智能计算平台、智慧农业温室大棚等,信息化建设成果显著;在线课程近1000门、智慧教室249间,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深度融合;正在建设的农业智能网平台、财务大数据应用实践平台、红色金融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等优质信息化资源正在加速建设,全面促进了教学创新与智慧教育发展。

培养技能人才,形成全面满足区域产业人才高质量需求的典范。三年来,聚焦遵义及贵州区域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人才新需求,以践行“彩虹文化”为主体,以产教融合、三教改革、学分银行、“1+X”证书的“一主体四联动”为抓手,构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新格局,全面满足区域产业人才需求,建成高水平技术技能培训新高地。学校先后荣获贵州省“三教改革”示范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贵州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在“互联网+”及“挑战杯”竞赛中实现金奖与特等奖“零”的突破。

服务遵义发展,作出职业教育赋能贵州高质量发展的美高梅贡献。三年来,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四新”“四化”等重大战略部署,聚焦遵义特色农业优势产业需求,建成贵州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教育培训基地、遵义市无人机实训基地等市级培训基地3个,获省级职工示范性培训基地(农旅)、乡村振兴学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依托全国职教联盟红色培训基地等特色服务平台,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无锡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校内外提供红色文化教育培训5000人次;作为牵头院校,聚焦黔茶、辣椒、酒用高粱全产业链,成立了遵义市现代农业产教联合体;按照“建成一批、规划一批、落地一批”方针,精心谋划产业学院建设布局,截至2024年12月,已建成遵义直播电商产业学院、黔厨产业学院、遵义职院附属动物医院产业学院、康旅产业学院、黔茶产业学院等5个产业学院,正在筹建应急管理产业学院、辣椒产业学院、红粮产业学院、乡村规划产业学院,做到院系有产业学院支持、学生能找到归属定位,使产教融合走深走实,致力服务遵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