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汽车工程学院 > 本站首页 > 科研与社会服务 > 校企合作 > 正文

汽车工程学院引企入校建校中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教学质量

更新时间:2024/11/19 10:40:31浏览次数:

 

一、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1、

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便捷、舒适的生活方式正在实现,在这种生活方式下衍生出了汽车的快速发展。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7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3.04亿辆。与去年相比,增加938万辆,增长3.18%2017年上半年机动车新注册登记量达1594万辆,10年以来,每年以12%的平均速度增长。这样的发展速度,中国必超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大国。具体数值如下图所示:

 

2、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人员现状

(1)汽修人员必备的知识。汽车维修服务于千家万户,面对的是机、电、液的高科技集成物,且种类繁多、技术更新快,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专业能力分析,要适应汽车维修及相关工作需要,主要应有以下要求:一是掌握必备专业知识,其中主要包括:电子电工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基础及汽车运行材料、汽车构造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检测、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职业道德规范等。二是具有较强的专业基本技能与生产过程相关的基本能力,其中主要包括:汽车维修通用基本技术、特定车型维修技术、专业英语与获取信息的能力、知识协调能力以及继续学习能力。

(2)汽修人才的现状。一是高技能人才比例偏低,五部委(教育部、原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联合发布的技能人才需求报告指出:在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中,已具备技术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为样本比较,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及以上(含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分别为30.4%41.3%26.5%,而发达国家的比例分别为15%50%35%。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不具备任何技术等级证书。二是文化程度偏低,初中、高中(中专)、专科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8.5%51.5%10%。而发达国家的比例分别为20%20%40%。三是工人技术水平偏低。具有故障诊断能力的技术工人仅占20%(日本40%,美国80%),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8%,受过专业知识培训的人员比例更低。

(3)汽修人才的待遇稳步增高。据统计,汽修高级技工底薪在8000元以上,达到12000-15000元也不奇怪。擅长维修新型车和进口车的技工薪资更加可观。目前德国驻华高级技师月薪5-8万元,国内高级技师月薪3-5万元。尽管如此,一些高科技新型轿车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十分突出。

3、

汽车维修的前景。汽车维修基本情况是从新车使用一段时间就开始保养,小到换个灯,大到发动机大修、变速器大修,而大修都要懂得一定的汽修技术。例如:一辆10万元左右的车,即使没有发生任何故障,也要每年一次检查、调整为主的保养,大概2200元,如果发动机大修则需要8000元左右,车主若要整车大修则需花费1万元至1.5万元的维修费。而随着汽车使用时间变长,维修费用也会随之增加,一般汽车在寿命期间所使用费用大概为汽车价格的两倍,也就是说一辆10万元的车在他的寿命使用期间所需花费大约20万元,这20万元除了保险、汽车路费等相关费用就几乎都花在汽车维修上,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汽修人才紧缺就无需置疑。目前据统计我国汽车保有量3.04亿辆,平均每辆车按15万元计算,后市场是实际购买价格的两倍,那么他的后市场会产生91.2万亿元。可见汽车后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

 

二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合格人才

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出一批批技能型人才。汽车工程学院与遵义众悦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建起校中厂,校中校共同培养学生;还有与校外的十多个校企合作企业也是我们的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培育学生。校企合作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学校在合作过程中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双赢”。学校在合作中挑选今后的行业合作伙伴,在建立实习基地等初级层面的合作关系外,还将逐步推广到合作探索、合作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等其它形式,促进职业学校及企业加速发展。校企合作符合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企业获得了实惠与利益,提高了参与教育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学校让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使企业感受到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不仅不是负担,而且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力,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校企合作内容包括学校协助企业将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与学校的教学大纲对接,也鼓励企业将员工培训委托学校进行,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学校教学环节紧密结合,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职业培训成本;学生在企业学习专业技术,企业的技术人才通过带教实现教学相长,加强了自我提高能力;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将企业文化与理念传输给教师和学生,扩大了企业品牌与无形资产的影响,造就了企业的潜在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校企合作符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促进解决学生就业,也有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在实习中初步具备了顶岗生产的能力,学生在生产、服务第一线接受企业管理,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师傅手把手的教学,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使毕业与就业接轨。也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极大的帮助。